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,到2021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115亿元。过去的一些简单应用也在新技术的支持下,有了不一样的面貌。
应用开发火热
车联网产业规模或超千亿
这是一台长城汽车的中控屏,有很多的小场景应用,其中,司机最常用到的是加油小程序,它会推荐周围的加油站,优惠金额也会显示,油号、油枪、金额都可以选择,按下导航就可以轻松到达。
腾讯智慧出行事业部车联网技术总经理 王万新:我们提供小场景的平台,在出行的场景、车载的场景里面,创造了车企跟用户之间服务触点的新模式,以辅助的身份来帮助车企为用户打造不断能够生长、进化、智能的服务场景。
百度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 苏坦: 整个的交通智能化,实际上就是贯穿着从助理到驾驶员到调度员三个的相互配合,所以我们打造驾舱是希望简单地先跳出车内,将未来的整个交通提供给人们的价值先打造出来,我们让用户能够体验到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实现以后,在车内的感受。
更多的车辆智能网联应用,让汽车变成一个智能化的移动空间。在安全的前提下,看电影、唱卡拉OK、玩游戏、在线视频会议都可以在车里进行。 而车钥匙也正在成为历史,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,解锁车辆、启动发动机、实时监控车辆信息都可以实现。
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单宏寅:你可以设定一定的区域,比如不能开出北京;设定一定的速度,比如不能开出超过60-80迈的速度等。它有大量的应用,试乘试驾、代客泊车、代客加油甚至是到4S店代客维保。
车企发力车联网 注重行驶安全辅助
在车联网产业发展中,科技公司信心满满,车企也在持续发力。记者发现,和应用开发更加侧重于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不同,车企在车辆智能化转型中,把安全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。
画面上这台今年量产投入市场的新车,和其他汽车最大的不同,就是在后视镜上增加了一个高清摄像头。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,通过汽车A柱内侧的柔性屏实时显示出的外部影像,就能够 大大降低驾驶员视觉的盲区,减少驾驶中的隐患 。此外,这辆车还搭载了生命体征监测系统, 如果车内的人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危险值,车辆就会自动降下车窗,并发出警报。
企业负责人表示,作为大家所说的造车新势力,实用、智能、炫酷的车联网应用正是他们设计理念和品牌文化的体现。 除了造车新势力,很多传统车企也加大了车辆智能网联的投入。
自动驾驶逐步路测 辅助功能普遍商用
在注重安全的同时,汽车也正在变得更加聪明,所承担的功能也越来越多。在这其中,大家最为关注的自动驾驶,也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。
画面中的这辆自动驾驶出租车,于今年4月正式向湖南省长沙市的公众免费开放试乘。在此之前,这种 自动驾驶技术,已经在全国各地测试了超过10万次,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了600万公里。 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后,通过对道路基础设施与车辆智能设备对接的数据积攒,自动驾驶的技术还将不断完善。
专家表示,和完全的自动驾驶不同,基于自动泊车、自动跟车、自动并道、紧急制动等技术,单车智能技术的技术路径成本更低,需要与之匹配的基础建设要求也更少,很可能更快地实现商业普及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 程世东:如果目的主要是无人驾驶,并且是以车路协同为主的技术路线,设施设备标准就可能很高;如果只是一个辅助单车智能,或者只是为了交通运行管理,所需要设施设备的标准相对比较低,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投资方面不一样。
专家:车联网快速发展 数据融合是关键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对于快速发展的车联网,车路协同的技术和车联网的基建都非常重要。而专家认为,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,数据的融合、获取和运营同样重要。
专家表示,在车联网的发展中,应用场景、数据、算力、算法等要素缺一不可。而通过车载应用获得大量数据,并不断深入挖掘,车联网是商业大规模普及的关键。
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特聘专家 郑光伟:融合涉及到数据的互信,因为这种数据,尤其是传感器上的数据,是主机厂和相关单位的一个核心数据,只有数据的互信机制和数据互信的技术完善了,才可能形成一整套智能分析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,整体的商业模式才会形成。
记者了解到,在车联网的发展过程中,数据作为关键一环,被各企业当做核心机密,不能共享,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实践检验。为了解决数据标准不一、难以大规模验证的问题,近期, 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,到2035年,要建立全行业的数据中心。
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孙文剑:行业数据中心的建立,就会以数据的资源赋能交通运输各部门的发展,推动跨部门、跨层级的综合交通运输,这种数据的分享,形成成规模、成体系的行业大数据集。